一行禪師
2013年11月10日
梅村上村的靜水禪堂
五天後,便開始90日的冬安居。冬安居是梅村最美好的禪營,因為我們可以在這段期間深入教學,建立兄弟姊妹的情誼,並轉化自己。
10月23日,我們到了Google一天。當天的活動在三個不同的地點進行,因此我們分成三組,Thay(一行禪師)在一組,60位僧衆分散在這三組裡。Thay的開示所有人能夠即時看到和聽到。
一天的修習,由早餐開始。8:30我們給予行禪指引,在Google的人很認真行禪。在行禪期間,我們坐下,Thay邀請三次鐘聲,然後喝了一杯茶。遲到的人感受到這種少有的寧靜氛圍。
接着,Google的代表致歡迎詞。Thay隨之開示。接著是一場答問環節。Thay還帶領了一次指引坐禪,這個環節在第二天進行了全球播放。中午,Thay分享如何正念進食,然後一起吃午餐。一時四十五分,真空法師帶領了一節深度放鬆。在下午三時,Thay和部分僧團成員與Google的領導層會面,包括一些工程師。我們詳細深入討論如何善用科技,幫助人們減少痛苦。
Google給出的主題是「intention意向、innovation創新和insight灼見」。他們想知道意向、創新和灼見的互動作用,不僅是在工作中,還包括在生活的所有領域。基本的問題是:科技怎樣才能成為整合而非破壞的力量呢?因為到目前為止,科技都具有破壞的力量,拉開我們彼此的距離。
在我們去Google前,幾位僧衆寫信給Thay,描述該公司的情況,並提議Thay回應他們提出的幾個問題。第一個問題是:「我們怎樣創新,才能照顧好自己?」第二,「我們怎能照顧好工作人員的健康,以及照顧地球母親?」從這個問題已看到他們的覺悟:他們看到科技的負面效果。他們發現Google的員工的心理健康變差,焦慮正逐步增加。他們想學習一些方法,以處理這些情況。
另一個問題是,「精疲力竭的情況很普遍,作爲企業,我們有沒有辦法,讓僱員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得到平衡?」很多Google人沉迷工作,要抽離很困難,工作佔據了他們的生命。每個人都可能有如此的感受:我們被工作控制了,沒有時間和能力深刻生活。生命是一份禮物,而我們不懂享受它。我們應該好好運用這份禮物。
奇怪的是,我們熱衷於尋找科技以解決科技上癮。現在有一種疾病叫科技上癮,而你想用科技來治療。我們能用毒品治療毒品上癮嗎?我們能用憤怒對治憤怒嗎?用暴力對治暴力嗎?這是自相矛盾。
這是第一項聖諦,不僅對於佛教徒,對於每個人都是如此。我們要思維第一聖諦—苦。科技具破壞力,科技奪取我們的時間,我們沒有時間照顧自己、家庭和大自然。我們的文明走錯了方向。
這個問題是一種醒悟的開始,我們認識了苦,我們想去轉化它。我們尋求方法對治。這是第四項聲諦—轉化痛苦之道。
我們到哪裡去?
有一個禪宗故事,關於一個人坐在馬上奔馳。在十字路上,他的朋友叫喊道:「你去哪裡?」那個人說:「我不知道,問馬兒吧!」
這就是我們的現況。這只馬就是科技,牠載着我們,而我們不能控制牠。因此,我們要從「意向」開始,問自己:我們想要什麼?Google的非官方口號是「不作惡」。你能不作惡而賺很多錢嗎?這是他們想做,但始終不太成功的事情。你想富有,你想做第一,你以生命為代價,因為你被工作控制了。
上網瀏覽搜尋資料,成為避開問題的方法。我們逃避自己、家庭和地球母親。作為一種文明,我們走錯了方向。即使你沒有殺人或搶劫某人,你正在失去了生命。如果你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和大自然,你的賺錢方法,可能讓你付出了生命和幸福,以及你所愛的人及地球母親的生命和幸福。這種賺錢方法是「作惡」。然而,有「不作惡」而能賺錢的方式嗎?
人們有內在的痛苦:孤獨、絕望、憤怒、恐懼。很多人很怕返回自己内在照顧内心的痛苦,因為他們認為會被內在痛苦擊倒,相反他們會逃避,用消費來掩飾內在痛苦。科技幫助我們這樣做,從這一方面來說,科技就是在「作惡」。
馬兒應該把我們載往正確美善的方向,就像科技一樣。然而,迄今為止,科技大多令我們迴避自己,以自己的生命和幸福,我們所愛的人的幸福及地球母親的美麗為代價。因此,你不能說我們「不作惡」,為了實現富有的夢想,你犧牲了自己的生命、你所愛的人的幸福,並傷害地球母親,「不作惡」並不容易。
但如果科技能幫助你回到自己内在,照顧憤怒、絕望、孤獨;如果科技幫助你為自己和所愛的人創造喜悅的感覺、幸福的感覺,這就走在美善正確的道路了,你在善用科技。當你幸福快樂、當你有時間給自己和所愛的人時,你或許在生意上更成功。如果你真正快樂,如果你有良好的心理健康,如果你減少內在的壓力和絕望感,你或許能賺更多錢。
Thay在Google開示時,提到四種食糧。在佛教心理學中,有五種普遍的心理作用(五遍行心所),包括觸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。它們時刻在我們的意識中發生。第一個是觸,最後一個是思,這兩種心所,是四種食糧的其中兩種。
有些人消費科技以忘記內在的痛苦,就如同我們攝取的飲食一樣。當我們孤單或恐懼時,我們在冰箱找東西吃,不是因為我們需要,而是我們希望忘記內在的痛苦。很多人都食物上癮,變得肥胖,患上多種疾病,就是因為這種消費。我們所吃的食物,是四種食糧的第一種。
佛陀教導的第二種食糧是感官印象。我們閲讀,希望得到一種感覺。我們上網,尋找圖片、歌曲和音樂,以求得到某一種感覺。你慣常地聽音樂或看書或報紙時,是爲了不用面對自己。我們很多人害怕回到自己内在,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處理內在的痛苦。因此,我們攝取感官食糧。科技、互聯網就是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的。
很多年輕人這樣做。有一位少年人在禪修營向我們坦承,他每天至少八小時玩電子遊戲,他停止不了。最初他玩電子遊戲,是為了忘記,而現在他上了癮。在現實生活中,他在家庭、學校或社會中感覺不到愛或理解。很多年輕人嘗試透過感官印象,充塞內在的孤獨和空虛。這是四種食糧的第二來源。很多人一日查閱電郵數次,但卻找不到任何新鮮的東西。因為你內在空虛,所以想尋找新鮮的東西。你要學習自己培育真正新鮮的東西:喜悅的感覺、幸福的感覺。透過修習正念,這些都是可能的。
你的意向是什麼?
思念食是第三種食糧,是另一種營養的來源。思念食是指我們的意願、意向。你這一生想做什麼?這是一個問題。當然,你有權尋找物質或感情的安慰,但這些不是你最深層的意願。你有終極的關懷嗎?你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嗎?這可以是力量的巨大來源。
如果你的意願只是賺錢,成為首屈一指的企業,這是不足夠的,因為有些很有錢、很有權力的人,卻並不幸福。他們覺得孤單,沒有時間幸福快樂生活。沒有人理解他們,他們也不理解別人。沒有理解或愛,幸福不可能存在。
因此,你的意願不是賺很多錢,有社會認受性,有名有權力。你真正想要的可能是其他。可能你想扭轉文明的方向。你想幫助人知道如何處理內在的痛苦,治療和轉化,培養喜悅和幸福,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深刻活着,然後他們也能幫助所愛的人做同樣的事,幫助地球恢復美麗。這是良好的願望、有益的食糧。作為企業領袖,如果你有這種力量,你會變得非常強大。這是他們希望Thay在Google演講的第一個主題:意向,推動我們做事的原動力。
佛陀有很強的願望去轉化自己,用自由和慈悲幫助人們減少受苦。這是好的願望,這是有益的食糧。受這種力量所推動,他用了45年教導和幫助不同的人。
因此,如果我們有良好意願的來源,便可以幸福。培養理解和慈悲,得到真正幸福,有能力幫助很多人:這是美善的意願,美好的目的。如果一個企業領袖有這種菩提心,他便可以扭轉文明的趨勢。他可以做自己,控制馬兒,善用科技。
有了一把刀,你可以切菜,削馬鈴薯皮。刀是有用的工具,但一個恐怖份子可以用刀殺人。科技也是如此。如果你有慈悲和洞見,你可以創新善用科技,幫助你和其他人回到自己,照顧自己和所愛的人。
第四種食糧是意識。你個人的意識是營養的來源。你意識中有很多好東西:你有能力去愛、寬恕、理解、慈悲待人。你需要知道如何在意識中培養這些元素。我們所有人都有慈悲的種子。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每天灌溉慈悲的種子,它便會成長。每一次我們接觸慈悲的種子,它便成為一種心理作用。有了慈悲在你心中,你不會再受苦。這是有益的食糧。
但慈悲不是你唯一擁有的有益食糧。你有喜悅、幸福、溫柔、寬恕、包容的種子,你的內在還有其他好東西。你要學習培養更多這些元素,讓有益的食糧滋養你,讓你所愛的人快樂。在你之中,亦有負面的種子,例如憤怒、絕望、孤獨的種子。如果你消費的方式在灌溉這些負面種子,當你看報紙、玩電子遊戲或談話時,憤怒、絕望、妒忌可能在你內在生起,你培育了不健康的食糧。
作為園丁,你種植對你有益的東西。有些植物會導致我們生病,如毒葛 ,所以我們不種植它們。這亦適用於憤怒、絕望、暴力、歧視。這些都不是有益的食物。
所有人內在都有負面的種子。集體意識也是食糧。有些人的鄰居充滿了暴力、恐懼、憤怒和絕望。如果你剛巧住在附近,你會攝取到集體憤怒和恐懼的力量。你不希望像他們一樣充滿憤怒、恐懼和暴力,但如果你繼續住在那裡幾年,你會攝取這些集體能量,變成他們一樣。
當你來到禪修營,你看到幾百人懂得正念呼吸、專注、釋放緊張、產生慈悲。他們產生巨大的集體正念和慈悲的能量,而你攝取這些力量,因而感受到和平、喜悅、兄弟姊妹的情誼。這些是有益的食物。集體意識這個食糧很重要,它可以是有益,也可以有毒害。
在Google,我們較多談到意願,因為這最直接回應他們關於意向的詢問。一個企業領袖應有清晰的意願,有幫助他人減少受苦的願望。有這些美好的食糧,你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、一個好的領袖。一個企業領袖需要首先學習如何回到自己内在,聆聽和了解他自己的痛苦,有慈悲心,照顧自己。然後,他可以幫助家裏的人這樣做,他的家人會成為他的支柱。接着,他可以幫助同事這樣做,幫助職員回到自己内在,照顧自己和家人。你可以啟發他們有這種意向、這種動機。你賦予他們第三種食糧。作為領袖,你可以說:「親愛的朋友,你來這裡,不只是為了一份養活你家人的工作。你來這裡,是加入我們幫助他人減少受苦。我們的工作方式,幫助人們回到他們内在,照顧自己。為了幫助他們,我們首先要自己這樣做。」
善用科技
有些僧尼提議Facebook和Google開設一個網站,讓人們可以聚集起來,學習如何呼吸、如何走路、如何處理強烈的情緒、如何為自己和他人生起喜悅和幸福的感覺。Facebook已答應這樣做。如果Google有一個正念網站,所有Google的僱員可以到那裡,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和家人。然後,他們將獲得灼見,運用電子裝置帶引我們前往美善的方向。
假設你對智能手機說:「親愛的朋友,我受苦,我要怎樣做?」智能手機說:「噢!第一件事,你要正念吸氣,回到自己内在。」這是好老師的忠告。電子裝置可以告訴你:「親愛的朋友,你在惱怒,這時候最好不要做什麼事。你要回到自己内在,照顧憤怒。」當你駕車時打瞌睡,感應器偵察得到,它會響起鐘聲,說:「親愛的朋友,你感到睏倦,醒來呀!這樣駕駛很危險。」這是正念的修習。
你創造的電子裝置可以做這些工作:iReminder電子提示、iReminding電子提醒、iReturning電子回歸。回歸到你的内在。我們用了兩小時,與Google管理層和工程師進行討論,找出方法善用科技,幫助人們照顧自己及減少受苦。
我們可以在電話上設置很多新功能,幫助我們,例如每15分鐘響起正念鐘聲,提示你要回到自己内在,照顧自己。在梅村,每次我們聽到鐘聲,我們停止思考、說話、動作,把心帶回到身體,洞悉:「啊!我們活着!我們在這裡,在這星球坐着、行走,多麼美好!」你享受正念地呼吸三次,慶賀你仍活着這個事實。當你混亂、憤怒時,你對電話說,它會提醒你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。
有一位年輕的工程師說:「但如果我們做這些事,就像把一些人們不需要的東西加諸在他們身上。」Thay說,我們的需要有一些是真實的,有些不是真正的需要。當你不餓時找東西吃,只是想忘記一些痛苦,這不是真正的需要。如果科技嘗試滿足這些不真實的需要,你不是幫助人們,你只是給他們感官的刺激以掩飾他們的痛苦。但他們有真正的需要,好像回到自己内在,照顧自己,照顧家人。因而你需要幫助他們辨別真實的需要和不真實的需要。
我想我們在這些Google人腦海中種下了很多好的種子,讓我們看看幾個月後,會有什麼出現。
享受是修習
把工作想成一件事,生活是第二件事,這是二元思考。例如,當你把汽車停泊在停車場,然後走路回辦公室,你可以選擇正念走路,或者只是想要走回辦公室。如果你知道如何正念走路,從停車場走到辦公室的每一步都給你帶來喜悅和幸福。你可以釋放身體的緊張,每一步都接觸到生命的美好。這樣走路,是一種樂趣。從一個角度來看,走路是生活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走路是勞動,就像工作。
當你洗碗碟時,有方法讓你享受洗碗的每一刻,所以洗碗不是工作,是生活。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洗碗,請閱讀我的書—《正念的奇蹟》。如果你知道如何正念拖地和煮早餐,那麼這便是生活,而不是工作。當醫生會見病人,這是工作;但有了慈悲和喜悅,你可以轉化你們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會面,變成一個美麗的關係,這是生活。因此,生活和工作不是兩項不相干的事情。
Thay練習書法時,他每次都以喝一杯茶開始。茶是禪宗僧人所發現。他們發現喝茶後,坐禪時會更清醒,所以茶和禪修連結在一起,已有幾千年的歷史。
Thay會把一些茶融入墨汁中,當他畫半圓時,他吸氣;當他畫圈的下半部時,他呼氣。因此圓圈中有呼吸,有正念。Thay常常邀請自己的老師和他一起畫圈。在他手中,有母親、父親、祖先、他的老師和佛陀的手。正念畫圈時,他手中必定有佛陀的手。因此,在修習畫圈時,可以得到正念、專注和洞見。洞見不是由一個人形成的,而是由集體形成的。佛陀就在這裡,幫助我們正念畫圈。
因此,如果你說Thay很努力工作,你說得不對,因為他很享受畫圓圈,這是他的生活和修習。禪修、工作和修習變成一體。
在梅村的僧侶生活,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四件事情。我們學習佛法,修習佛法。第三,我們工作,像清潔、煮食、組織禪修營。第四,我們玩耍:一起喝茶、打籃球等等。這是梅村僧侶生活的四個方面。
這四方面相互依存。你不僅享受玩耍的時間,因為玩耍的時間也是學習,也在建立弟兄姊妹情誼以及鍛鍊身體。享受是修習。因此,玩耍是學習、修習和工作。
我們以學習和修習的方式培養了喜悅。玩遊戲的方式,也可用在行禪和坐禪上。大家只是坐在一起,什麼都不做,或一起走路,這都很快樂。當你聆聽佛法開示時,讓內在喜樂的種子得以灌溉。如果你在修習時受苦,就不是好的修習。
當我們組織禪修營或正念日時,我們以慈悲心去做。我們有機會去服務,這給我們很大的喜樂。這不是工作,而是修習。當人們來到修習時,我們與他們一起修習。因此,工作、生活與修習當中沒有區分。
這是僧侶生活的意義。生活有四個方面:學習、修習、工作和玩耍。每一個都有另外三個元素在內。作為在家眾,你也可以這樣做。你要超越對工作和生活的二元思維。我們要訓練自己,工作時的每一刻也是生活的每一刻。
Join the conversation